查看原文
其他

新春走基层丨200多户居民的“燃眉之急”,解了!

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 2023-01-19




“春节后,阿拉楼里加装电梯就要开工,养老院再也不想去了!”新一年,自家楼栋的电梯将“如约而至”,82岁的房秀英逢人就分享这份得来不易的“小美好”。


抬头是高压线、出门是人行道、楼旁边还有一个公共化粪池……蒙自西路沿街既有多层住宅10个门栋,曾集体判为“不适合加梯”。但居民们的急切“呼声”就是“哨声”,去年以来,区房管局联合打浦桥街道,急群众之所急,解群众之所难,想方设法,将“不可能”变为“可能”,合力帮助居民们圆上了“加梯梦”。


新一年,更让房阿婆们惊喜的是,除了加装电梯,家门口的蒙自西路还将作为街道“一街一路”建设的重点路段,实现街区品质的整体提升。蒙西小区,在2023年也将有望实现加梯全覆盖。



一根高压线,牵动众人心


“对我们八十几岁的老人来说,每天上下楼,实在太难了。”1月12日,房秀英阿婆带着记者来到了自家的66号楼下。“从这里到我7楼门口,需要爬104级台阶。”房阿婆说,随着年纪的上去,每天看着脚下的楼梯,很无奈也很苦恼。



“我身体还算好的。5楼我的一个好姐妹,装过心脏支架,都不知道在楼梯上摔过几次,命也差点没了。”房阿婆告诉记者,为了帮助楼里的老年人一起圆上“电梯梦”,虽然已八十几岁高龄,但她还是自告奋勇地做起了楼栋里的加梯“发起人”。“我挨家挨户上门,只要楼里大家心齐,加梯就一定能成功。”


去年8月,在街道居委的有力支持下,66号楼终于完成了加梯签约。然而,签完约,一直没等来“下文”。“阿拉心急呀,怎么签好约,左等右等,迟迟不开工?”为此,房秀英和邻居们找到了居委。


“蒙自西路沿街门栋的加梯,真的很难。”蒙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尹晓芸把加梯中碰到的难题,都悉数告诉了前来的居民们。难在哪?面临“三重大山”:高压线移位、小区红线、消防通道。



“最难的,还是高压线移位问题。”负责该小区的上海斌菱电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沈娟告诉记者,如果不移位,蒙自西路沿街门栋加梯后,离高压线最近的只有60公分,非常危险,也不符合法律规定;但如果移位,牵涉到电力、市政规划、建管等多个部门单位,费用更高达七位数。


家门口的这根高压线,到底要不要移?区房管局、打浦桥街道联合相关专家,多次现场“会诊”,最后,敲定了实施方案。区房管局也修订了《关于加快推进黄浦区整小区成规模加装电梯资金补助管理办法》,提出对高压线移除等特殊加梯费用,可“一事一议”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,今年元旦后,蒙自西路沿街的高压线和变电箱,终于实现了外移,为加梯留出了足够的空间。


此外,小区红线、消防通道等难题,也在区房管部门、街道的想方设法下,得到了有效解决。“加梯的三大‘拦路虎’终于顺利拔除了,春节后,沿街10个门栋就可以开工建设了。”区加梯小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蒙自西路沿街200多户居民有望今年用上电梯。


“一揽子”实事,满满百姓情


事实上,新一年,开心的不止蒙自西路沿街的“房阿婆们”。2023年,蒙西小区及周边都将迎来焕新。


“目前,蒙西小区在建或建成的加梯已有17台。”区加梯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,区房管部门正联合打浦桥街道,迎难而上,“一梯一策”,为不同楼栋的加梯“量身”定制方案,根据建筑条件、结构类型、使用状况,加之居民的需求,科学为加梯楼栋定制“计划”,让居民们“加梯梦”实现得更快些、更顺利些。今年,蒙西小区的加梯,有望实现全覆盖。



此外,在1400多户居民的蒙西小区,成片加装电梯的同时,还在调整、完善小区绿化布置,通过增加立体绿化、增加公共空间,让这个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从内到外焕新,让居民的获得感、满足感更强。


记者从街道获悉,今年,蒙西小区周边还将实施“一揽子”实事工程。美丽家园建设、“一街一路”建设、打造10分钟生活圈等,都将让这个老小区及周边迎来升级、焕新。



“我们希望通过一项项民心工程的实施,通过‘1+N’加梯模式的推进,实现区域空间的品质提升和民心工程的放大效应。”区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黄浦正通过多项目叠加、多要素整合、多部门联动,让居民们在新一年收获更多“看得见”的幸福感。


记者 / 王月华

编辑 / 孙冲

片 / 沈娟

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


     黄/浦/进/行/时      

1. 黄浦年味丨这个“年货大联销”,超火爆!


2. 今年上半年黄浦“两旧”改造重点“敲定”!



   JOIN US  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